工地花“冤枉钱”减轻城市阵痛
中建三局硚口星汇云锦工地内,除建设用场地外,其他空旷地块基本都被绿色园林覆盖
洞口挡板突然打开,工人瞬间坠落,着地后却安然无恙。这个扣人心弦的情景发生在中建三局一公司菱角湖沿海壹号工地。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投资20多万元的安全体验区,设置安全帽撞击、洞口坠落、安全带使用等8个体验项目,是全市唯一的工地安全体验式教育设施。
有人说,这20万元投入是一笔“冤枉钱”:室内培训不占场地,成本也低。但在项目执行经理王雅林的眼里,这笔钱花得值!开工8个月,上千名工人的工地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工地施工必然带来交通、扬尘、噪音等城市阵痛,影响市民的生活。为减轻阵痛,三局一公司在汉的十多个工地,花了不少这样的“冤枉钱”。为防止渣土污染路面,运输车出工地须过三道清洗关,该公司出资60万元为渣土堆场铺砖石路;为降低扬尘带来的大气污染,工地安装喷淋、喷雾设施;为降低噪音,作业区安装隔音挡板;浇注混凝土时,为减轻交通压力,工地与商品供应方协调,一次性运来多车,停靠在工地内,连续不间断浇注;夜间将增压泵移到离居民区较远的区域,增加管道长度,达到降噪目的;对可能造成的扰民施工,与街道、社区提前沟通,取得居民理解。
三局一公司创造的“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享誉全国,这个视品牌如生命的国字号企业,多年坚守城市良心。“现代企业已从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向为价值最大化。交付保质保量的工程是城市良心,开展节水节电节材的技术创新是城市良心,减少施工中的城市阵痛也是城市良心。这些‘冤枉钱’花得一点也不冤,它带来的经济价值、社会效益远超投入。”三局一公司中南公司负责人如此解读企业的“盈利观”。
远程监控系统投资200万
江西工地现场
“搬”到了办公室
电脑屏幕上,长江东流气势恢弘,镜头拉近,头戴安全帽、身穿绿色反光背心的工人们正在楼顶绑扎钢筋,作业面整洁有序。昨日,记者在中建三局一公司中南公司看到远在江西南昌的一工地现场。
这个工地的爬架、楼体、围墙上安装了20多个摄像头,与设在武汉的总部通过网络相连,坐在办公室,工地现场一览无余。
这套远程监控系统耗资200多万元,该公司的28个工地都配备了这套系统。哪里防护不到位,哪里材料乱堆放,哪里有闲杂人等,作业面施工进度、生活区环境都近在眼前,就连地上一个小小的烟头也能看到。发现问题,总部一个电话,现场立即整改,整改效果通过视频立即呈现。
公司副经理吴建文说:“远程监控增加了投入,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作用就大了。通过视频查看进度、安全、质量,发现问题,即时调度。这笔钱花得值。”
这个年产值30亿元的公司,到处是花园式的工地,到处是美观的爬架。而办公楼却是用了10余年的四层旧楼,总经理办公室也很简朴。
工地“冤枉钱”一览
◎武昌中北路长城汇工地一段400余米的立体化绿色围墙花了100万元。工地入选全市“十大最美围墙”,成为繁华路段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硚口星汇云锦工地绿化,投入120万元。改善了工地环境,愉悦了员工身心,荣获全市“十大最美工地”榜首,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菱角湖沿海壹号工地风能太阳能路灯,每盏灯8500元,高出普通路灯的2倍。节能路灯按每天12小时算,使用8年,节电8760度,节约成本4084元。
◎菱角湖沿海壹号工地模板改用铝模,投入超过木模100多万元。铝模相比木模,节约了木材,少砍伐森林超过20公顷。
手记>>>
城市良心
建筑工地在现实武汉充满了两面性:一面是每一处工地都给这座城市以一个美好的期许;另一面是一些工地施工给城市带来诸如交通、大气、噪音等方面的阵痛,打扰了居民的生活。
这些阵痛是不是只能以在工地围墙外高挂“敬请市民谅解”牌来舒缓?中建三局一公司的实践值得称赞,更值得建筑商们学习。
为防止渣土污染路面,甚至出钱硬化渣土堆场的道路;为减少扰民噪音,不惜在作业区安装隔音挡板;为让工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花大钱种花种树……看似增加了建筑成本、减少了企业利润的这些作法,在这家企业的管理者来看,却是企业讲求城市良心的必然。
建筑企业每到一处施工,多喜欢在工地正门刷上“建起一幢高楼、留下一座丰碑”的豪言壮语。我们期盼的是,大家在树起一座座丰碑的过程中,少牺牲一些我们的城市环境,少牺牲一些居民生活的舒适;少一些这样的牺牲,则需要建筑商们多一些强化自我管理的壮志,多一些牺牲企业小利益的壮志。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资讯栏目文章和评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利,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