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只有过时、断码、有瑕疵等商品才会被列入打折的范畴,可现如今,刚刚上市的新品服饰、凉鞋等,也纷纷推出折扣、赠送等优惠活动。在商家们看来,打折可以招揽顾客购买,而消费者也养成了非“折”不买的购物习惯。

  商家:打折是“经营手段”

  昨日,笔者走访了中山路多家商场发现,绝大部分的商场都推出了让利、促销、打折的商品。在维多利购物中心的一楼鞋品销售区,无论是新品凉鞋,还是老款的鞋,都标出了不同的折扣,有的低至3折以下。而在该商场的其余楼层,服饰、化妆品等也都打出了折扣价。

  在另一家商场里,夏季新品已低至6折。在一楼销售区,部分品牌的珠宝6折销售,哈森、千百度等多个品牌的男女鞋7.5折,在女装区,ONLY等多个品牌部分产品8折销售,运动服饰“李宁”部分商品满100返40,“卡帕”8—9.5折,“彪马”8.5折等等。此外,一些商场还推出了一些低价销售区,导购员不停地告诉消费者某一区域的商品全部一折。

  笔者发现,商场里打折的商品包括服装、鞋、珠宝、化妆品等多类商品。与服装相比,鞋子的折扣力度更大、范围更广。

  很多经营者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打折已经成为了经营手段,商家们利用打折的手段来招揽顾客,从而提高销售量,增加利润,让自己的品牌更有知名度。某品牌的导购人员表示,许多消费者在新款刚上市时就直截了当地问“啥时打折”,可见,商品打折已深入人心。
 消费者:我们非折勿买

  在嘉茂购物中心的鞋品专区笔者看到,几十种款式的鞋打出了不同的折扣,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选购。以女士凉鞋为例,新款女士凉鞋的标价在100—500元之间不等。在选购的市民当中,大部分顾客都买了打折的鞋,而不打折的鞋却很少有人咨询、选购。

  正在挑选凉鞋的市民苏波表示,5月初,凉鞋刚上市时,他就逛了一圈凉鞋市场,看中的一款普通的皮质凉鞋要价500元左右,觉得太贵,就没买,多天后,凉鞋就打折了,他就买了一双早就相中的凉鞋,省了100多元。“这不,今天又来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打折运动鞋,只要价格合算,就再买一双。”

  采访中,多位市民表示,如果商品不打折,自己一般是不会买的。也有些市民按捺不住,急于出手,结果花了冤枉钱。不少市民也反映,有时刚买了一件商品,结果没过多久就打折了,一下子损失了百八十元。

  业内人士:

  竞争激烈是打折主因

  新品为何上市就打折?

  对此,接受笔者采访的多位商家表示,打折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打折已经成为商家促销的手段。第二,厂家产量增多,自然打出折扣,以扩大销量。第三,现在服装、鞋等品牌比比皆是,一些商品的款式相近、价格相仿,各品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家只好早下手打折,占领有限的市场。

  业内人士告诉笔者,鞋类商品的打折幅度更大,鞋是易耗品,款式、材料每年都在更新换代,今年不卖,明年就卖不出去,而且鞋子一旦积压,皮质容易发生变化,还存在积压鞋运输、保存等问题,这些都会增加商家的成本,所以商家都会选择早点打折,回笼资金,着手做下一季的款式,服装、珠宝、化妆品打折促销的原因和鞋类产品是大致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