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薄挺脆 一砸就碎有些工地的安全帽 悬!
安全帽作为建筑工地里施工工人头顶的保护伞,能够避免或减轻坠落物对头部的直接伤害,而“不佩戴安全帽禁止入内”的警示标语在建筑工地里也是随处可见。然而,佩戴了安全帽就真的安全吗?4月初,记者接到刘女士的哭诉,说她丈夫的头部去年8月份在长春市临河街附近一工地施工时被大理石砸伤,几天前被鉴定为一级伤残,目前仍旧意识不清。刘女士认为,丈夫受伤是意外,可倘若所佩戴的安全帽是正规产品,就不会造成丈夫头部砸出三寸深坑的悲剧。进入春季,长春市大部分建筑工地已开工,工人头上那顶醒目安全帽能否真的保证安全,成了备受瞩目的焦点话题。近日,记者利用一周时间对安全帽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调查走访。
[事件]
佩戴安全帽也被砸伤了
4月12日上午,记者在吉大一院乐群分院脑外科,见到了已经住院8个月的老王。坐在一旁的妻子刘女士不时地帮丈夫做手部按摩,旁边的女儿熟练地用抽痰机为父亲吸痰。刘女士说,“我们老家在舒兰农村,丈夫去年才出来干了十天活,哪成想出了这事,要是早知道工地里这么危险,我说啥也不能让他出来干活,现在家不像家,丈夫也成了‘活死人’,本来家里就穷,丈夫还受了这么重的伤,已经债台高筑了。”说起丈夫受伤时的情景,刘女士仍心有余悸,她说,丈夫受伤时脑袋跟“血葫芦”似的,听工友说大理石砸下来后安全帽当场就碎了,碎片还把脑袋划伤了,在手术室里抢救了七个多小时,后来命是保住了,就是陷入了昏迷状态。刘女士觉得,丈夫受伤一半是因楼上的工友接大理石时没有拿稳导致的,其中也不乏因安全帽质量不好,冲击性能差没有起到保护头部的作用。
对此,记者采访了当时老王的工友李先生,他告诉记者,“当时工地给发的就是塑料安全帽,我们也不懂,工头让戴我们就戴着,安全帽挺薄的也很轻,质量不是很好。”另外一位工友赵先生说,“我们都是一个屯子出来的,看到老王伤得那么重,家人都不让我出来干活了,我干了没多久也就回村里种地了,我就是一名农民,对于要戴啥样的安全帽并不清楚,但我看得出来工地发的安全帽确实不咋地,头顶的位置很薄,我觉得根本起不了啥作用。”
而在工地里佩戴安全帽头部还被砸伤的不止老王一个人,3月22日,来自农安县的李先生头部被砸伤,治疗中出现了颅内出血的情况,目前治疗费用就花了上万元。李先生的哥哥说,“作为农民工,出来干体力活就是为了多挣俩钱,现在出事了,才认识到工地里安全的重要性,可一切都晚了,我弟弟当时也是佩戴安全帽的,可根本不管啥用,一块砖头安全帽就砸裂了,现在还住院治疗呢。”从南方来长春市做建筑工人的施先生在4月初也受伤了,他不懂得佩戴安全帽的正确方法,施工时安全帽被碰掉了,导致头部被钢筋刮出了一个大口子。
[踏访]
安全帽分颜色
质量也分档次
对于劣质安全帽发生的事故,记者对劳保用品店进行了走访,走访中令记者大吃一惊,原来安全帽的质量也分档次,而且不同颜色的质量还不一样。
4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自由大路附近较为集中的10余家劳保用品店进行走访。“你要是自己戴,就买个质量好点的安全帽,买个质量好点的戴着也安全。”一位店老板推荐道。“多少钱一顶啊?”记者问。老板拿出一顶浅黄色的安全帽说,“这顶安全帽质量上还可以,30元钱。”老板说。随后,记者又以建筑工地采购员的身份进行走访。“我这里有应付检查的安全帽,每顶7元钱,你要是多买价格上还能商量,许多工地都在我这买的帽子,质量上一般,不过从外表上看肯定没问题。”老板介绍说。
4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临河街上的几家劳保用品店,这次记者真是见识了安全帽的档次、差别,竟然和帽子的颜色有关。记者来到一家劳保大全的门市店里,店老板见记者的目光注视着屋内悬挂的安全帽,便热情地介绍起来。
“你们要买多少顶安全帽啊?是给谁戴的啊?”女老板问道。记者表示要给工地的工人购买,店主很高兴,仿佛大生意来了。随后,记者看了看挂在墙壁上那六顶颜色不同的安全帽问,“不同颜色的安全帽价格上还有差别吗?”
店主:那肯定的,白色是领导戴的,质量好,谁敢给领导戴质量次的帽子啊!
记者:普通工人戴哪种安全帽?
店主:这种黄色的,有浅黄和橘黄,(说着,店主拿出来四顶安全帽开始介绍)这顶浅黄的是销量比较好的,一般的建筑工地都买这种,7元钱一顶。
记者:质量上咋样?
店主:一般没啥事,你看我卖了这么长时间了,也没人来找我啊,不过这种安全帽,你从这价格上来看,就知道是什么档次,你要是要求太高,那就买那种贵的。不过一般工人都戴黄色的,质量上差不多就可以了,这种帽子你买个上百顶才多少钱啊,多划算啊!
店主表示,如果能大量购买,每顶4元钱的帽子,可以让到3.5元钱。最终,记者以4元钱的价格买了一顶橘黄色的安全帽,7元钱的价格买了一顶浅黄色的安全帽。记者购买后仔细检查,只有在帽檐的位置模糊地印上了厂家,但却没有商标、型号、制造年月、生产合格证及检验证、生产许可证编号。
[测试]
劣质安全帽一砸就裂
安全帽有两个基本性能,耐冲击和耐穿透,按照安全帽国家标准规定,合格安全帽能够禁得住重量为10斤的钢锤自1米高度落下的冲击。也能够保证被同一高度落下的6斤钢锥穿透后,锥头不与头皮接触。那么,记者所购买的廉价安全帽是否能够达到以上标准呢?
测试中,记者用一块约4斤重的方砖,在距安全帽1米高的地方自由落体,结果安全帽发出一声脆响,帽子裂了一道6厘米左右的大口子。那么受伤工人老王所戴的安全帽,是否也这样“易碎”?
记者来到老王干活的工地,向工人买了一顶正在使用的安全帽。“我们这帽子可结实了,工人们戴的都是这种,是工长给买的。”工人指着自己的安全帽说。
这顶被认为“结实”的安全帽,虽经方砖砸击后安然无恙,但却被本报摄影记者一脚踏破,帽子上留下一个大洞。
这些安全帽为什么如此脆弱?业内人士介绍,问题出在生产原料上,安全帽本应使用工程塑料制作,这样做出来的帽子具有抗冲击等良好特点,但由于价格昂贵,所以只有大企业才用得起。另一种叫做再生料,是在各种塑料制品垃圾中提炼出来的,因为价格便宜受到小作坊青睐,再生料做出来的帽子只是摆设,“真遇到事儿的时候,屁用没有”。
[调查]
多数工人不知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帽
4月17日、18日记者走访了长春市的几家建筑工地,发现多数工人不会正确佩戴安全帽,也不会识别安全帽是否正规。在位于世纪大街附近的一处工地里,一位工人把帽子歪戴着,有的因为天气冷的原因,先戴了一顶毛线帽,之后才戴的安全帽,安全帽显得摇摇欲坠。记者与这位正在作业的工人交谈起来,他说,“我的安全帽是工地里的安全员发的,工人基本都戴,不过这天太冷了,就在里面戴了毛线帽,但这样下颌带就系不上了。”
在柳影路附近的一处建筑工地,工人们佩戴的安全帽也不是很标准,多数工人的下颌带根本没有系。
在临河街附近的一处正施工的建筑工地里,一位正往外运送垃圾的钢筋工说,“我要是不戴帽子,让保安看见了,还得挨罚呢,不过下颌带一般不系,觉得不舒服。”
针对建筑工地里工人出现的这种情况,记者采访了长春市一家建筑公司的工程师李先生,他说,在建筑工地里,佩戴不同颜色的安全帽,代表的身份也是不同的,白色代表领导人员,蓝色代表管理人员,黄色代表现场施工人员,一般外来人员戴红色安全帽。他拿来一顶红色的安全帽给记者讲解,“这顶帽子是我进入施工现场佩戴的,价格在60元钱,帽壳呈半球形,坚固、光滑并有一定弹性,帽壳能够承受打击物的冲击和穿透力。帽壳和帽衬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可缓冲、分散瞬时冲击力,从而避免、减轻对头部的直接伤害。”随后,李先生用拳头按压了一下衬垫,很快就弹起来了,说明能承受冲击力。李先生说,工人头部受到坠落物的冲击时,利用安全帽帽壳、帽衬在瞬间先将冲击力分解到头盖骨的整个面积上,这样就可以起到防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