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段声称“戴口罩前抖一抖可以大量消除灭菌残留的致癌化学物质”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引起了许多消费者对于口罩安全性的讨论和担忧。


  事后,专家们纷纷辟谣——“测试合格的口罩从灭菌到消费者手上要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环氧乙烷本身易挥发,口罩上存在残留并且危害健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虽然最终证实是虚惊一场,但是这次事件中的视频之所以广泛流传,也说明了大家对于环氧乙烷缺乏了解,才会对它“一级致癌物”的名头过度紧张。


  本期推文,让我们“走近环氧乙烷”,用科学事实说话,不再“谈癌色变”。


11.png


  综上几点,口罩生产厂商一般会选择使用环氧乙烷作为杀菌消毒剂。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化学特性,如果口罩上有过量环氧乙烷残留,确实会对使用者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国家强制标准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医药行业标准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 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都要求经过环氧乙烷灭菌的口罩,其残留量不能超过10μg/g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国际上,ISO 10993-7 根据不同的接触时间,对医疗器械允许释放给患者的环氧乙烷残留量做出了相关规定。


·.png


  若医疗器械同时为表面接触产品或可植入物,则环氧乙烷的可耐受接触限量不应超过10 μg/cm2,或应显示出如 ISO 10993-10中规定的轻微刺激反应。


  为达到相应标准,使用环氧乙烷消毒的口罩厂家会在产品放行前,对环氧乙烷进行解析,通常有两种选择,强制解析和自然解析。


  待环氧乙烷消散之后,检测合格的口罩才会经过物流运输到达消费者手上,在这个过程中,环氧乙烷持续挥发,已经远低于标准要求。


  当然,这一切情况都是发生在口罩检测合格的前提下,我们在日常消费和使用的过程中如何判断口罩是否合格呢?


口罩选择小贴士


 首先要明确,口罩是否合格和价格高低、购买渠道没有必然联系。


  1、正规口罩都会标识产地和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口罩生产企业的信息进行判断。


  2、合格的口罩都会标识有生产许可证号,可以在国家官网查询许可证号是否真实有效。


  3、不同种类口罩执行的生产标准不同,不同标准对口罩质量的要求不同,可以查看口罩的生产标准里面的具体要求,判断是否合格。


  4、正规口罩都会标识生产日期以及贮存期或灭菌有效期,查看口罩当前是否仍在有效期内。


  此外,还可以查看口罩有没有正规检测机构出具的合格检测报告。


常用口罩测试标准


      颗粒过滤呼吸器


  1、EN 149 呼吸保护装置-防颗粒过滤式半面罩-要求,测试,标识


  2、GB 2626 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医用口罩


  1、EN 14683 医用口罩-要求及测试方法


  2、ASTM F2100 医用口罩用材料性能标准规范


  3、AS 4381 用于卫生保健的一次性口罩


  4、GB 19083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5、YY 0469 医用外科口罩


  6、YY/T 0969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日常防护口罩


  1、GB/T 32610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


  2、GB/T 38880 儿童口罩技术规范


  3、T/CNTAC 55 民用卫生口罩


  4、T/CTCA 7 普通防护口罩


  5、T/ZFB 0004 儿童口罩


                                                                                                                   注:本文部分素材来源网络。

                                                                                                                   转载自:上海劳动保护用品行业协会




旭美900X500.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