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保用品和使用企业的经济价值
2007-12-07 发布在 行业动态
任何一种产品的销售,其销售者都要考虑这种产品为购买者带来的价值。产品从购买对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个人消费品和组织消费品。个人消费品为每一个个人和家庭带来的价值是每个人都有切身感受的,而组织消费品则要复杂得多。组织有很多种类,我们以制造生产企业的购买、消费行为来分析,为了维持、保证企业的运转,其必须要购买的产品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与它生产制造有关的,如机器设备、原料燃料等等;还有一类是与它生产制造没有直接关系的,如办公用的笔墨纸张、打印机复印机等等许多物品。前者是为企业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后者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非常间接了。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个体劳保用品,往往被归类到后一类别中去。个体劳保用品的企业和商家都明白自己的产品对作为销售对象的企业以及企业员工的健康安全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他们往往并不认为自己的产品和对方企业的经济效益之间有关系。其实,虽然劳保用品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不如原材料、制造设备等等物品那样直接,但是劳保用品的作用、功能、乃至价值,在企业的经济成果中有着强烈的体现。
下面举一些例子,来形象地说明安全生产和不安全生产之间在经济效益方面的巨大差异:
安全生产产生的效益:
事故少、生产不中断,企业效益好;企业的管理资源可以集中在企业正常运营上,全力创造效益;生产状况安全对于企业的商誉有正面推动作用,商誉能够转化为企业效益;工人心理振奋轻松,生产力水平高;安全的工作条件对员工有吸引力,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给工人的酬劳付出;安全的工作条件能留住工人,因此减少了员工流失和重新雇佣方面的损失和开支;卫生治理、环境优化,本身就是一种效益产生。
不安全生产产生的损失:事故发生导致生产作业中断,影响企业效益;发生事故后企业的正常管理资源要转移到调查、报告、赔偿等工作上,浪费管理资源;发生事故影响企业商誉,进而影响经营效益;同时发生事故会造成工人的心理负担,降低生产力水平;危险的工作条件使得企业要用更高的薪酬条件才能雇到工人;危险的工作条件造成员工流失,增加了员工流失和重新雇佣的损失和开支;
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进行安全投入的经济诱因是什么呢?产业安全经济学认为,工伤疾病是商品和劳务生产令人不快的副产品。在此意义上,它们类似于环境污染。降低污染和减少工伤疾病都是相当费钱的,但是如果给工人配备现代化机器以及附属设备,将会减少事故或其严重性。如安装一个好的通风设备系统可以减少肺病的发生,更多的病假津贴将会减少由于工作疲劳或病体未愈而导致的事故。这样看来,企业存在着改善工作场所安全的经济刺激,因为工作场所危险程度的降低会使得生产费用减少。企业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减少劳动费用:
1、雇员的流失率将会降低,因为用于更换不能工作的工作所需的人员减少了。而不管企业什么时候雇用工人都需要相当大的开支。
2、提供相对安全的工作条件的企业,能够在相对低的工资率上吸引雇员,因为一般而言,危险性越大、环境状况越差的职位会要求更高的工资或者要求给与津贴,而安全条件好的职位工人相对来说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水平。
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企业,费用由企业承担,包括:
1、 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即医疗护理费、补助救济费、丧葬抚恤费和歇工工资;
2、 善后处理费,即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赔偿费用;
3、 财产损失价值,包括固定资产损失价值和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4、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5、 工作损失价值;
6、 资源损失价值;
7、 处理环境污染费用,包括排污费、治理费、赔偿费;
8、 补充新工人培训费等。
这些费用和损失的总额在不同的企业之间不尽相同。最明显的差别取决于各个工业部门或各个行业的危险状况,以及种种适当的安全措施的实施程度。
以上内容都是从安全整体状况和事故发生后的角度来阐述的。劳保用品,作为安全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门、以及作为面对危急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整个安全 ——事故——经济这三者的联系系统中起着无法忽视的作用。很自然的,配备好、使用好劳保用品,是使其发挥好防护作用乃至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关键。
比如,一份材料显示,一位德国安全工程师对一家有1000名员工的大型皮革厂所进行的调查表明,由于雇员眼睛的轻度损害,使这个工厂每年损失1500个工时,其价值大约为4.5万马克。如果给工人购买防护眼镜,只需要花费1.5 万马克就够了。通过这种计算,雇主马上决定给工人购买防护眼镜。
当然,这只是一个很小、很简单的例子。不同的劳保用品,不同的客户企业,都有着不同的经济效益显示重点,和不同的劳保用品配备方案。任何一家生产企业,都是身处市场经济之中,面对自己的客户需求,感受到同行对手的竞争压力。每一家企业的销售运作、生产运营、资金流动、人力资源、原材料供应等等项目,都形成了一个整体系统在运转,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体。同时,这一个动态的平衡体的运转效能如何,决定了该企业在同行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是一般人们所说的“这家企业做得好,那家做得很一般”的意思。很多要素会打破这个平衡,比如客户流失、资金链断裂、原料供应断档等等。而安全防护工作的好坏,是关系到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否保证工作状况的重要因素。发生事故后,造成的生产停止、受伤员工迫不得已的停工,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上的损失是非常明显的;因为防护不到位造成的员工身体的轻微损害、身体不适、困倦、烦躁,这些造成的工作时间损失、工作效率低下,往往就不是那么容易被注意到了。事实上,若不注意劳保用品的合乎要求的配备,这类损失是非常普遍和数量惊人的。而且,不同的生产企业,以及不同的生产阶段,容易对人造成的损害也各不相同,所以就通过很多种不同的损害方式,在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我想,作为一家经营劳保用品的企业,在向客户做销售工作的时候,引导客户在这方面进行考虑和分析,替客户算一算这笔帐,能够和客户共同探讨一下劳保用品为企业带来的经济上的利益,认真地为客户作一份劳保用品如何为他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建议书,会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切入点。
在销售工作中增添、贯彻一个对于经济效益的思考内容,还不是从经济角度进行劳保用品经营的全部工作。如果只做一件事情,那是销售主导型的运作方式,这在如今市场变化非常快速和剧烈的客观形势下,是不适当的运作方式。我们应该建立市场营销为主导的运作方式。什么是市场营销为主导?简而言之,我们不能简单有什么就卖什么,而应该详细深刻地了解市场的需求——眼下的需求和未来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或者自己内部研发、或者外部整合资源,拿出产品来销售给有需求的客户,或者说拿出产品来将有这些潜在需求的客户激发出来。这个思路的方向,不是从产品——销售这样的一个方向,而是调研——需求——研发制造——销售这样的一个方向。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引领的。那么,在我们增添了使用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个思考点之后,我们在这样一个市场营销导向的过程中可以做些什么呢?我想,我们可以有这么几个出发点可以考虑:
1、劳保用品的舒适性。劳保用品为了达到效果,都是在人体上增加屏障、增加负担。如果为了有防护的效果,过于笨重累赘,那么不但人会感到难受疲劳,而且会因为这个影响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从而影响到工作的产出、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不少劳保用品的使用企业往往把劳保用品的舒适度看作很小的事情,并不在乎工人在工作中是否疲劳难受。如果让他们真正的懂得这个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紧密关联,那么他们就可能从全新的一个角度看问题了。那么对于劳保用品的经营企业来说,在研发设计劳保用品的过程中,舒适程度就要被提高一个更受重视的地位。如果其舒适程度能够被转化为使用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你还能够证明和描述出其间的相关程度、关联数据,那么劳保用品为购销双方提供的价值,就都有了一个飞跃。
2、劳保用品的可靠性。前面我们已经阐述了,若有事故出现,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有些使用企业会对事故的发生有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发生,所以劳保用品能用就行,摆个样子就行。其实很简单,如果劳保用品没有作用,无法防止意外伤人,那么在劳保用品上无论花了多么少的钱,都是浪费。因为事故发生后经济损失产生了,而再便宜的劳保用品,也是需要花钱的。这不是两头落空、要省钱反而浪费吗?所以,劳保用品一定要可靠安全,使工人在操作中可以得到保障。这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事故,减少因此而产生的经济损失。我们在研发中要注意可靠性,而在销售过程中也要让客户明白和重视这一点。
综上所述,劳保用品的作用不是简单的保护安全、防止事故。它还对使用企业自身最根本的功能——经济效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科学合理的配备、运用劳保用品,不但能够杜绝事故发生后引发的经济损失,而且能够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产出,减少企业在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费用投入。我们在研发劳保用品、销售劳保用品上注意这些方面,对于劳保用品产业的发展是有重大作用和意义的。
下面举一些例子,来形象地说明安全生产和不安全生产之间在经济效益方面的巨大差异:
安全生产产生的效益:
事故少、生产不中断,企业效益好;企业的管理资源可以集中在企业正常运营上,全力创造效益;生产状况安全对于企业的商誉有正面推动作用,商誉能够转化为企业效益;工人心理振奋轻松,生产力水平高;安全的工作条件对员工有吸引力,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给工人的酬劳付出;安全的工作条件能留住工人,因此减少了员工流失和重新雇佣方面的损失和开支;卫生治理、环境优化,本身就是一种效益产生。
不安全生产产生的损失:事故发生导致生产作业中断,影响企业效益;发生事故后企业的正常管理资源要转移到调查、报告、赔偿等工作上,浪费管理资源;发生事故影响企业商誉,进而影响经营效益;同时发生事故会造成工人的心理负担,降低生产力水平;危险的工作条件使得企业要用更高的薪酬条件才能雇到工人;危险的工作条件造成员工流失,增加了员工流失和重新雇佣的损失和开支;
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进行安全投入的经济诱因是什么呢?产业安全经济学认为,工伤疾病是商品和劳务生产令人不快的副产品。在此意义上,它们类似于环境污染。降低污染和减少工伤疾病都是相当费钱的,但是如果给工人配备现代化机器以及附属设备,将会减少事故或其严重性。如安装一个好的通风设备系统可以减少肺病的发生,更多的病假津贴将会减少由于工作疲劳或病体未愈而导致的事故。这样看来,企业存在着改善工作场所安全的经济刺激,因为工作场所危险程度的降低会使得生产费用减少。企业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减少劳动费用:
1、雇员的流失率将会降低,因为用于更换不能工作的工作所需的人员减少了。而不管企业什么时候雇用工人都需要相当大的开支。
2、提供相对安全的工作条件的企业,能够在相对低的工资率上吸引雇员,因为一般而言,危险性越大、环境状况越差的职位会要求更高的工资或者要求给与津贴,而安全条件好的职位工人相对来说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水平。
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企业,费用由企业承担,包括:
1、 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即医疗护理费、补助救济费、丧葬抚恤费和歇工工资;
2、 善后处理费,即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赔偿费用;
3、 财产损失价值,包括固定资产损失价值和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4、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5、 工作损失价值;
6、 资源损失价值;
7、 处理环境污染费用,包括排污费、治理费、赔偿费;
8、 补充新工人培训费等。
这些费用和损失的总额在不同的企业之间不尽相同。最明显的差别取决于各个工业部门或各个行业的危险状况,以及种种适当的安全措施的实施程度。
以上内容都是从安全整体状况和事故发生后的角度来阐述的。劳保用品,作为安全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门、以及作为面对危急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整个安全 ——事故——经济这三者的联系系统中起着无法忽视的作用。很自然的,配备好、使用好劳保用品,是使其发挥好防护作用乃至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关键。
比如,一份材料显示,一位德国安全工程师对一家有1000名员工的大型皮革厂所进行的调查表明,由于雇员眼睛的轻度损害,使这个工厂每年损失1500个工时,其价值大约为4.5万马克。如果给工人购买防护眼镜,只需要花费1.5 万马克就够了。通过这种计算,雇主马上决定给工人购买防护眼镜。
当然,这只是一个很小、很简单的例子。不同的劳保用品,不同的客户企业,都有着不同的经济效益显示重点,和不同的劳保用品配备方案。任何一家生产企业,都是身处市场经济之中,面对自己的客户需求,感受到同行对手的竞争压力。每一家企业的销售运作、生产运营、资金流动、人力资源、原材料供应等等项目,都形成了一个整体系统在运转,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体。同时,这一个动态的平衡体的运转效能如何,决定了该企业在同行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是一般人们所说的“这家企业做得好,那家做得很一般”的意思。很多要素会打破这个平衡,比如客户流失、资金链断裂、原料供应断档等等。而安全防护工作的好坏,是关系到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否保证工作状况的重要因素。发生事故后,造成的生产停止、受伤员工迫不得已的停工,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上的损失是非常明显的;因为防护不到位造成的员工身体的轻微损害、身体不适、困倦、烦躁,这些造成的工作时间损失、工作效率低下,往往就不是那么容易被注意到了。事实上,若不注意劳保用品的合乎要求的配备,这类损失是非常普遍和数量惊人的。而且,不同的生产企业,以及不同的生产阶段,容易对人造成的损害也各不相同,所以就通过很多种不同的损害方式,在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我想,作为一家经营劳保用品的企业,在向客户做销售工作的时候,引导客户在这方面进行考虑和分析,替客户算一算这笔帐,能够和客户共同探讨一下劳保用品为企业带来的经济上的利益,认真地为客户作一份劳保用品如何为他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建议书,会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切入点。
在销售工作中增添、贯彻一个对于经济效益的思考内容,还不是从经济角度进行劳保用品经营的全部工作。如果只做一件事情,那是销售主导型的运作方式,这在如今市场变化非常快速和剧烈的客观形势下,是不适当的运作方式。我们应该建立市场营销为主导的运作方式。什么是市场营销为主导?简而言之,我们不能简单有什么就卖什么,而应该详细深刻地了解市场的需求——眼下的需求和未来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或者自己内部研发、或者外部整合资源,拿出产品来销售给有需求的客户,或者说拿出产品来将有这些潜在需求的客户激发出来。这个思路的方向,不是从产品——销售这样的一个方向,而是调研——需求——研发制造——销售这样的一个方向。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引领的。那么,在我们增添了使用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个思考点之后,我们在这样一个市场营销导向的过程中可以做些什么呢?我想,我们可以有这么几个出发点可以考虑:
1、劳保用品的舒适性。劳保用品为了达到效果,都是在人体上增加屏障、增加负担。如果为了有防护的效果,过于笨重累赘,那么不但人会感到难受疲劳,而且会因为这个影响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从而影响到工作的产出、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不少劳保用品的使用企业往往把劳保用品的舒适度看作很小的事情,并不在乎工人在工作中是否疲劳难受。如果让他们真正的懂得这个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紧密关联,那么他们就可能从全新的一个角度看问题了。那么对于劳保用品的经营企业来说,在研发设计劳保用品的过程中,舒适程度就要被提高一个更受重视的地位。如果其舒适程度能够被转化为使用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你还能够证明和描述出其间的相关程度、关联数据,那么劳保用品为购销双方提供的价值,就都有了一个飞跃。
2、劳保用品的可靠性。前面我们已经阐述了,若有事故出现,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有些使用企业会对事故的发生有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发生,所以劳保用品能用就行,摆个样子就行。其实很简单,如果劳保用品没有作用,无法防止意外伤人,那么在劳保用品上无论花了多么少的钱,都是浪费。因为事故发生后经济损失产生了,而再便宜的劳保用品,也是需要花钱的。这不是两头落空、要省钱反而浪费吗?所以,劳保用品一定要可靠安全,使工人在操作中可以得到保障。这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事故,减少因此而产生的经济损失。我们在研发中要注意可靠性,而在销售过程中也要让客户明白和重视这一点。
综上所述,劳保用品的作用不是简单的保护安全、防止事故。它还对使用企业自身最根本的功能——经济效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科学合理的配备、运用劳保用品,不但能够杜绝事故发生后引发的经济损失,而且能够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产出,减少企业在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费用投入。我们在研发劳保用品、销售劳保用品上注意这些方面,对于劳保用品产业的发展是有重大作用和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