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九项雾霾小知识 和家人轻松应对秋冬雾霾天
雾霾天又来了!雾霾到底是什么?怎么应对雾霾天?雾霾天关窗户管用吗?选口罩应该选择哪一类的更靠谱?
别急,西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醒市民:熟知以下九项雾霾小知识,和家人轻松应对秋冬雾霾天!
在了解小知识前,我们需要看一看这张图:
通过对大气污染简单的了解,我们来解答一些大家常见的小问题:
1. 什么是雾霾?"雾"和"霾"是什么关系?
“雾”是指近地气层中,由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雾的出现使能见度降低,通常将能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称为“雾”。根据雾的轻重程度不同,有轻雾、重雾之分。根据雾的水平能见度不同,可分为轻雾、大雾和浓雾。当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时称为轻雾,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时称为大雾,水平能见度在500米以下的雾称为浓雾。
“霾”是指大气呈混沌状态的一种天气现象。由于大量极微细的气溶胶粒子(烟、尘、盐粒等)均匀浮游于空气中,对太阳光散射所造成的。大气浑浊不透明,好像有一层薄幕,水平能见度降至10000米以下。看远处暗色物体,微呈浅蓝色;当背景明亮时(天空),薄幕呈淡黄色、土黄或橘红色。霾有干霾和湿霾之分,前者的相对湿度一般小于60%,后者的相对湿度大于70%。
雾霾只是一种对天气现象简单笼统的说法。雾和霾并非一回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般来讲,雾和霾的区别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
就能见度来区分,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是雾;水平能见度在1000米~10000米的,称为轻雾或霭;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且是灰尘颗粒造成的,就是霾或灰霾。
霾和雾从厚度和颜色来看也有差异: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霾则有1000米~3000米;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霾则与周围环境边界不明显。
两者又有联系。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出现饱和。如果水汽多于饱和量,多余的就会凝结出来,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形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成为雾。气温愈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少,越容易形成雾霾。雾本身不是污染,但产生雾的大气环境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造成集聚效应,会使污染越来越重。同样,城市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也会加重雾霾程度。
2. “雾霾”与PM2.5有什么关系?
很多人认为雾霾与PM2.5是一回事,其实PM2.5只是雾霾的其中一种组成部分。之所以容易被混为一谈,是因为PM2.5(细颗粒物)是构成霾的主要成分,对人体的伤害最大,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所以治理雾霾的关键就是解决PM2.5问题。因而很多新闻或是文章会把PM2.5作为雾霾的“代名词”,造成大众在观念上的一种误差。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多环芳烃、细菌等),会为疾病传播推波助澜,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3. 大气污染、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是什么关系?
空气污染,又称为大气污染,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空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室内空气污染是有害的化学性因子、物理性因子和(或)生物性因子进入室内空气中并已达到对人体身心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近期或远期,或者潜在有害影响的程度的状况。
简言之,大气污染(空气污染)的有害物质是进入到大气中,危害人类健康和环境,而室内空气污染是污染物进入室内,危害人体健康。此外,大气污染(空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常见的污染物种类、来源和危害也不同。
4. 关闭门窗室内就没有污染吗?
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室外大气环境、人为活动引起污染(在室内吸烟、厨房的烹饪,煤气灶的燃烧、空调冰箱的使用,以及其他种种家用电器,都会加重室内空气的污染。其中以吸烟的危害最为明显,仅吸1支烟,4分钟内就使室内PM2.5浓度升高5倍。)和室内环境中的隐形污染源(室内装修物,饰物、墙面漆以及家具等等,无论质量多好都含有化学物质,都会加重室内空气的污染)。
关闭门窗只能减少部分大气污染的进入,如果室内污染源较多,依然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5.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2015年新版《环保法》开始实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主要是以治理工业废气排放为目的的产业。主要的污染源来自火电、钢铁、水泥和大量的机动车辆。对于前三类污染源,通过将目标企业排放前的工业废气进行处理,脱去废气中绝大部分的硫化物、硝化物及粉尘,使最终排放入大气的废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汽车废气治理主要靠油品升级, 降低燃油内的含硫量来达到减少硫化物排放的目的。
此外,为了缓解空气污染,西安市相关部门会在重污染天气下采取涉土作业施工单位停工,机动车尾号限行,燃煤工业锅炉停运,全市所有幼儿园、中小学停课,停止举办户外大型活动等
6.防治空气污染个人可以做什么?
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乱燃烧。减少烧烤等易造成空气污染的行为。
7. 雾霾天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外出戴口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在佩戴口罩时,累积时间超过8小时后,应更换新的口罩。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室内污染。雾霾天气少开窗,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厨房烹饪时,使用抽油烟机。饮食清淡多喝水,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儿童外出时,可以给宝宝戴上呼吸阻力小、轻,佩戴舒适的防护口罩。可以选择阻尘效率高,能够阻挡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的口罩能与人脸密合,防止粉尘或病原微生物由不密合处进入,饮食上给宝宝做些清肺的饭菜,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雾霾严重,不少孩子都出现了干咳、嗓子眼发痒等症状。面对雾霾天气,除了尽量让孩子减少外出,尽量在室内活动。
孕妇要适当休息,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心理压力。多吃含锌食物;补充维生素,提高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
患有心血管系统、呼吸道疾病、眼疾病的患者,特别是呼吸困难的病人以及年老体弱的老年人,避免在清晨雾气正浓或上下班高峰期出门或参加户外活动,减少外出时间,外出回来后要勤洗脸,要多饮水,注意休息。若身体出现不适,要前往医院就诊。
8. 空气污染都有哪些健康危害?
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分为急性危害和慢性危害。
急性危害主要是由大气(特指室外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在短期内急剧增高(如重度雾霾),人群大量吸入污染物造成的急性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咽喉痛、头疼、呕吐、心功能障碍、肺功能衰竭,诱发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等。
慢性危害主要包括:(1)长期刺激作用导致的眼和呼吸系统慢性炎症,如结膜炎、咽喉炎、气管炎等,严重的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进而可导致肺心病。(2)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在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居民唾液溶菌酶和分泌型IgA的含量均明显下降,其他免疫指标也有所下降。(3)加重慢性心脑血管疾病。(4)加重变态反应或过敏性疾病,大气中某些污染物如具有致敏作用,可加重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5)增加发生肺癌的风险,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已经将空气污染物包括其中的颗粒物列为A类致癌物,国际上发表的综述性文章认为,虽然总的来说空气污染对癌症的发生风险是比较低的,但针对肺癌来说,由于大气污染物尤其是颗粒物中常常含有苯并(a)芘(BaP)、砷等致癌物,具有较高的风险。此外,国际上的研究还发现长期的空气污染还与低出生体重、早产、出生缺陷等不良出生结局有关。
另外,空气污染不仅可直接影响健康,它还可以通过长期间接效应,如通过影响太阳辐射和微小气候、产生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形成酸雨等而影响我们的健康。
9、如何选择合适的口罩?
市面上最常见的普通棉布、纱布口罩、医用一次性无纺布口罩、活性炭口罩及医用N95口罩。普通的棉布、棉纱口罩能滤除大部分粉尘和颗粒物,但对PM2.5几乎没有什么防护作用。医用一次性无纺布口罩对于细小颗粒物阻挡效果有限,这种口罩能阻挡细菌却不能防尘。活性炭口罩添加了具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炭层,但它只对隔绝异味起作用,对抗颗粒物防霾效果欠佳。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它是美国标准的一种口罩分类。“N”代表这种口罩可以防护非油性颗粒,“95”代表这种口罩的过滤效率是95%。其中所指的非油性颗粒物包括煤尘、水泥尘、酸雾、焊接烟、微生物等。达到N95和KN95标准的口罩能过滤大气中95%以上的PM2.5颗粒,能有效阻隔其进入呼吸道。
口罩的是否佩戴正确也将影响防护效果,N95口罩佩戴后应压紧口罩上的金属条,使口罩贴合脸型,还应简单测试口罩的气密性。可轻按口罩并深呼吸,吸气时口罩中央应略凹陷,呼气时气体不应从口罩边缘泄露,否则即密闭性不足,应重新佩戴或更换口罩。N95等一次性的口罩,切忌反复使用。
老人、小孩、孕妇,身体虚弱者,或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肺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需要谨慎佩戴,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以免出现不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