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嘉祥,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曾子故里、石雕、鲁锦,许多市民可能不知道,现在国际市场上七成以上的滑雪手套都来自这个县城。嘉祥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手套名城”。

  制作加工手套,特别是高端滑雪手套、户外防寒手套在嘉祥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嘉祥手套产业以年均10%至15%的速度稳步发展,手套产业已进入集群化、规模化发展阶段。这与每位手套企业家悉心经营、每位工人的一针一线不无关系,小手套“掌”握住大机遇,放手搏击海外市场。

  李宪庆是嘉祥首批民营手套企业家,在上世纪90年代,在许多同行利用传统的线下客户资源开拓市场时,李宪庆已经开始通过互联网寻求线上客户。1999年通过网络吸引了西班牙、日本等客商,后来成立了天久工贸公司,2005年成为济宁地区首批进驻阿里巴巴B2B平台的企业。

  2005年天久工贸公司在阿里巴巴上接到了一个20万美元的订单,当时可以说是建厂以来最大的一次订单,从手套加工到客户提货经历了3个月的时间,货款准时到达,让他们真正意识到互联网的能量。传统展销会局限性强,吸引的客户只有那么多、面对的竞争对手却更多,而借助B2B平台一年四季每一天都在做营销,时刻都会有新客户进来。目前天久工贸公司电子商务专职人员有8人,有专门的平台运营人员、开发人员、跟单人员,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随着客户逐渐增多,他们在网上接单会有筛选,客户选择和产品选择上更侧重中高端、附加值高的产品,每年出口额在300万美元左右。

  如果说各个手套企业发展抢占海外市场只是单个“拳头”,那么手套产业园的建设则让这些企业成为了“组合拳”。2012年,嘉祥开始规划建设占地500亩的手套产业园,园区设立了标准化的科研孵化区、生产区、生活区三大功能区,为手套产业提供科研孵化、生产加工、展示交易、配套协助、生活居住等服务,成为全国设计水平较高的手套产业园区。2013年底,生产区竣工使产业走上了集群化、规范化快速发展的轨道。在产业集群的带动下,生产一批高档滑雪手套仅用30至45天的时间。

  嘉祥手套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已有40多家企业创建了技术研发中心,具备了创意设计、样品制作、数字化打板、自动裁剪、出口检测的能力,设计专利60多项。2007年嘉祥手套行业发起并牵头制定了山东省地方行业标准;2015年在地方标准基础上推出了国家标准,2016年已颁布,2017年实施。

  滑雪手套构造较为复杂,生产过程繁琐,自动化程度较低,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滑雪手套行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将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会持续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风险。

  目前,嘉祥手套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整体上仍比较弱,多数企业为贴牌生产,来样加工、来料加工比重较大,产品研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投入较小,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不高,管理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品牌较少且市场知名度较低。专家认为:“未来嘉祥手套产业要完成角色的转变,我们要从国外产品加工基地变成品牌、产品输出地,国外客户变成我们的销售子公司。”


朝美口罩.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