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市气象台发布了我市今年首个“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从即日起到5日20时,主城9区将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市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我市各地以阴雨天气为主,虽然中东部地区有弱降雨过程,但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

  监测数据显示,3日14时,在主城区17个PM2.5监测站点中,有13个站点监测的PM2.5浓度超过200微克/立方米,4个站点略低于200微克/立方米,主城区的PM2.5平均浓度为208微克/立方米。大部地区的湿度在70-80%之间,早晨西部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1000米。

  据市环保局监测中心数据显示,1月1日主城区的PM2.5浓度为130微克/立方米,2日为128微克/立方米。且1-3日我市主城区空气质量指数(AQI)均在170-194之间,属于中度污染。

  “这与近期我市处于静稳天气条件有关。”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刘毅解释,地面风速小,大气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传输扩散。

  市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我市各地以阴雨天气为主,虽然中东部地区有弱降雨过程,但气象条件依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据市环保局监测中心和市气象台共同发布的空气质量预报,未来三天,主城区将会遭遇轻度至中度污染,其中首要污染物均是PM2.5。

  为此,市气象台于昨日发布了我市今年首个“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从即日起到5日20时,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渝北区、巴南区、北碚区均将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据了解,这也是近三年来,市气象台第七次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

  专家提醒,由于近期空气质量较差,市民可通过佩戴口罩等措施进行适当防护,儿童、老人及敏感人群则可以适量减少户外活动。


底部.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