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打工学到技术 返乡加工手套
内江市市中区龙门镇80后青年钟方兵,利用在外打工学到的技术,2008年返乡创业,采取公司+农户方式,带领几十户留守村民加工焊工手套,“成就了自己,致富了村民。”
钟方兵1982年6月出生于内江市中区龙门镇茅蓬寺村一社。他2001年高中毕业后,辗转深圳、潍坊、成都、福建务工多年。
多年的务工生活,使钟方兵甚感厌倦,尤其是有的当地人看外地人的眼神,让人很不舒服。因此他时常有回家创业的想法。
2008年,他老婆生病,面部神经瘫痪,需要很长时间的治疗,孩子又小,背井离乡多年,父母年纪大了,需要照顾,更加坚定了他回乡创业的想法。
回家干啥呢?他灵机一动:我在外是做出口手套的,为何回家不可以跟老姨学在家做内销的手套呢?
说干就干。钟方兵回家后就去老姨家学做焊工手套。老姨教他怎样做、怎样裁、如何才能多赚钱、到哪里进货。刚开始时,钟方兵就给老姨打工。
2009年过完春节后,钟方兵的老姨说:“现在你可以自己干了。”就这样,钟方兵利用自家较宽的房屋做场地,开始创业做焊工手套。
创业初期,只有钟方兵夫妻俩干,不敢招人,因为还没打开销售渠道,做多了卖不出去。这样做挣点钱只够日用开支,这不是钟方兵想要的结果。
钟方兵夫妻俩一合计:自己找买家,加大规模!第二天,钟方兵就登上了去昆明的列车,在发小的带领下,经过几天的走访,确定了几个客户。
订单有了,接下来就是招人。钟方兵把招聘信息贴出去就来了好多人。他严把制作质量关,工人们也很认真、努力,第一批货发出了,批发商客户很满意。就这样,钟方兵真正的创业路开始了。
钟方兵夫妇在实践中意识到:加工手套活路轻巧,可以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让留守中老年人特别是留守妇女到自己家来培训制作技术,然后回他们自己家去做,做好后交给钟方兵,他们不愁销路。村民这样既方便照顾家庭,带孩子或孙孙,也可灵活安排时间;既使他们学到了技术,居家就业,挣到了钱,又免得他们闲暇没事做,老去打牌输钱。但是刚开始,很多留守村民都不愿意做,因为他们不知道能不能挣钱,能挣多少钱。在钟方兵老婆兰家丽跟她们沟通后,有两人愿意。做了一个月以后,她们又说钱太少,还不如去打牌,钱来得快些。钟方兵老婆又跟她们说:“刚开始都是这样的,学三个月后,只要你肯干,千把块钱一个月不是问题。”就这样做到三个月后,她们一般每月都能领到一千多元了,开心地夸钟方兵的老婆没有骗她们。她们都说既照看了家庭又挣了收入,何乐而不为呢!但是也有些村民不安心学不安心做的。兰家丽还是细心地教她们,有时钟方兵都看不过去了,就说,人家不安心做就不要教嘛,浪费时间!兰家丽总是一笑而过。对有些较笨的学徒,兰家丽也总是耐心地慢慢教,直到学会为止。因为钟方兵夫妻俩对“徒弟”非常好,“徒弟们”都很喜欢他俩,还不断介绍亲戚朋友来学做手套。现在,全村和邻村已有30多家农户在与钟方兵合作做手套了。
钟方兵的创业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次,外地一位姓赵的客户要货,钟方兵把货发给他了,他又说不要了,在物流公司放了一个月,电话也打不通。钟方兵当时都急死了,不知道咋办。后来,钟方兵想到前次有个客户打过电话来要货,价格还可以,只是没有看到货不放心。于是钟方兵马上在物流公司取两双手套给那个客户送去。没想到那个客户看了非常满意,到物流公司把那赵姓客户反悔没要的货全部要了,还说钟方兵的赵姓客户不识货,那么好还不要!他给钟方兵打电话过来,说:“以后你的货我都要了!”钟方兵的心一下子就落地了,到现在他们还是朋友呢!
一路走来,风风雨雨,钟方兵夫妇很有成就感,他们“成就自己的同时也帮助了村民”,他们也很欣慰。以前,龙门镇街上的男男女女都是在茶馆里吹牛、打麻将,现在他们都是“有工作”的人。在钟方兵和他们的几十个“徒弟”的影响和带动下,目前龙门镇其他村社和周边乡镇不断有村民要求去跟钟方兵当徒弟学做手套挣钱。
现在,钟方兵加工的焊工手套远销西安、新疆、江西等地。下一步,他准备搭上全国农村电子商务快车,做大农村淘宝店,进行网络推广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