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编还看到了一个视频,说一位工人带上普通的医用口罩就去清理有毒的储罐了,截图如下:

QQ图片20160330140127.png

看完了这个视频,小编也搜罗了一些二氯乙烷的有关信息:

二氯乙烷概念
二氯乙烷(化学式:C2H4Cl2;Cl(CH2)2Cl,式量:98.97),即邻二氯乙烷,是卤代烃的一种, 常用 DCE 表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熔点-35.7℃,沸点83.5℃,密度1.235g/cm3,闪点17℃。它在室温下是无色有类似氯仿气味的液体,有毒,具潜在致癌性。用作溶剂及制造,三氯乙烷的中间体。用作蜡、脂肪、橡胶等的溶剂及谷物杀虫剂。

二氯乙烷危险特性
属于甲类易燃易爆物品,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腐蚀塑料和橡胶。易燃性(红色):3 反应活性(黄色):0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雾状水。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

二氯乙烷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苏联MAC:10mg/m3 美国TWA:OSHA 100ppm,405mg/m3;ACGIH 200ppm,810mg/m3 美国STEL:ACGIH 250ppm,1010mg/m3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具麻醉作用。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吸入一定的浓度可致肾损害,反复吸入可造成肝损害。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引起皮炎,其蒸气或烟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IDLH:3000ppm 嗅阈:255ppm OSHA:表Z—1空气污染物健康危害(蓝色):2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阳性,人类可疑。

致突变性:职业暴露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大气臭氧层破坏力极强。

真是无知者无畏,像清理这样装有有毒气体的有限空间罐体,是需要配备全套的防护措施才能进入的,小编整理如下,希望大家能扩散开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自己身边的危险,懂得利用哪些用品可以去避免危害的发生。

二氯乙烷防护措施
1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2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NIOSH/OSHA1000ppm:供气式呼吸器。2500ppm:连续供气式呼吸器。3000ppm:自携式呼吸器、全面罩呼吸器。应急或有计划进入浓度未知区域,或处于立即危及生命或健康的状况: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3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4
防护服
穿相应的防护服。

5
手防护
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6
其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二氯乙烷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0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