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黄河护工 少不了安全防护
“你填写的防汛值班记录很详细,资料也挺全,以后工作中要保持这种态度,无论查班与不查班都一个样!”7月3日,东平黄河河务局局长李超在荫柳科控导工程查看一线值班时勉励值守的青年职工。
他叫张玉卿,1989年出生,退伍军人,去年参加工作,但汛期值班是第一次,他说,“以前只是听过父亲提过汛期值班的事,现在真正感受到不易了,但是咱当过兵的,这点苦,不算啥。”据了解,玉卿的父亲去年从该局斑鸠店管理段退休,他工作后接过父亲的“枪”,延续父亲的黄河梦,谨记父亲的教诲:做一名服从、踏实、肯干、吃苦的黄河人。
6月28日,玉卿所在的管理段开防汛动员会,除一人在管理段办公室值班外,其他人全部上堤。自此,他和同事24小时吃住在黄河岸边,巡堤查险、报水位、值班记录、巡查记录等成了具体的工作。
玉卿和同事都分到不同的“责任田”,他和另外三名同事管辖荫柳科控导工程,全长3213米,由大小37个坝头组成,他明白在防汛关键期值守的责任,巡查一次要用1个半小时以上,每天至少巡查3次,4人2组轮流值班,2小时报一次水情;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加上天气炎热、酷暑,这其中的辛苦和枯燥滋味不言而喻。玉卿说,其实这些倒没什么,晚上是最煎熬的,巡堤时,四周黑漆漆的,耳边蚊虫成群嗡嗡地飞,脚下湿滑,如稍不小心就会出安全事故。要提高警惕,安全工具要备齐,救生衣、安全绳、手电筒、防滑鞋是必不可少的,两人一组,防汛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查看水位时,他们立在水尺前,一人报数,一人记录,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并重复两遍,目的是上报准确无误。“别看这不起眼的数字,准确与否关系大着呢,水位从这里逐级上报,为防汛提供参考,便于上级的正确决策,必须要上报准确!”玉卿话语中充满自豪。
巡堤查险时还常会遇到其他情况,有村民在备防石上准备晒大蒜,于是上前给村民讲防洪工程上严禁晒东西,把违章者劝走,不料,当他们巡堤回来时,村民又把蒜铺开准备凉晒,还埋怨说,“以为你们走了,咋又回来了!”他们又是一番苦劝。像这种情况每天都要遇几回。除此之外,还要提醒来河边游玩的行人,比如要带好小孩,禁止游泳和下河捕鱼,防止溺水等安全事项,“每天一遍遍地说得嗓子直冒烟!”他深有感触地说。
“如果你再有重新选择工作的机会,你还会选择做黄河职工吗?他不经思索地回答:“会!”。他说,黄河是父亲用一生书写的事业,他一直用实际行动努力奋斗着,我要为他延续梦想。此时,他的脸上写满了青春的责任和坚定。在东平黄河,像他这样的青年职工还有很多,用忠诚续写着父辈的梦想,为黄河注入了青春的力量和朝气!
版权声明:本文是网络媒体的转载,仅代表作者观点, 与本网无关。如资讯栏目文章和评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利, 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