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用品保护着城市地下“清道夫”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鳞次栉比的高楼、宽阔笔直的马路、草长莺飞的美景是其美丽外象,而四通八达、通畅无阻的雨污管道堪称为城市的“经脉”。近日,记者走进这群专门疏通地下管道的“清道夫”的工作场所,用镜头记录下他们为城市的“经脉”畅通默默地挥洒汗水的画面。
坚守岗位30年的排水工人
天刚刚亮,南宁市城市管理局市政工程管理处排水维护所副所长高波就开始了一天忙碌而辛苦的工作。高波从事市政排水的工作有近30个年头了,每天他都与同事们一起,为了地下排水管网的维护奔忙着。晴天,他们要忙着处理井盖缺损的问题,还要调集机械设备和人力,查勘地下排水管内的积淤、漏水等复杂情况。到了雨季,他们又成为南宁市防内涝的“清道夫”和“先锋队”。
“春节过后,我们就开始了排水管网的清淤作业,疏导排水管,保证有效的排水截面积,从而保障雨季到来时能够高效排水,避免和减少道路的积水。”
近日,记者在南宁市五象大道,随同高波和他的同事们,亲身体验了市政排水的“地下工作”。刚打开井盖,一股含有硫化氢的重味冲入鼻腔,令人作呕。“地下排水管内的淤泥成分十分复杂,经发酵后产生的气体不但含有硫化氢,更多的是易燃的甲烷,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沼气’。因此,我们都会采取送风,用小白鼠测试等措施,确保管内有害气体浓度稀释到安全限度后才能下井作业。”
虽然有危险,但是高副所长还是跟往常一样,穿上密不透气的橡胶防水服,戴好防毒面具、手套和安全帽,带领同事一起下井。其实,高波今年10月份就要退休了。作为排水维护所的副所长,一个快要退休的南宁市第一代排水工作人员,他可以在井上指挥,但他淡然地说:“做一天的工作就要负一天的责任,这不是还没有退休嘛。”
在五象大道,由于附近施工工地众多,许多淤泥都被雨水冲到了雨水井里。在井下,淤泥深及膝盖,由于淤泥的黏度较大,施工人员双脚在井下难以移动。排水管的直径为1.5米,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在井下只能弯着腰作业,可以供人移动的空间不足两立方米,而且由于正值南宁的夏季,井下闷热又不通风。就是这样一个工作环境,高波和同事们每次都要抱着沉重的抽水管在里面连续作业30分钟以上,每次作业后全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
爱美又卖力的“姐妹花”
在下井的市政工人中,记者发现了两朵“小红花”——黄玲单和周敏桥。两个女孩看起来都挺年轻,但是她们做这一行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
“其实我们也爱美,平时不工作的时候我们也喜欢买漂亮的衣服,买好看的东西,女孩子都爱漂亮嘛。”黄玲单告诉记者。就是这两个爱美的女孩却做着一些看起来又脏又累的工作。她们很乐观,对于这样的工作,她们总是微笑着用一句“习惯了”,把所有的劳累一笔带过。
在井下,她们和男同事一样,卖力地挥铲清淤、控制吸淤管,不在乎井里有多热,也不在乎淤泥把身上的衣服和脸都弄脏。而到了井上,他们又恢复了年轻女孩该有的贪玩和爱美。她们会在洗完工作服后用清淤车上的后视镜来对自己做一番精心打扮。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
高波介绍说,以前忙的时候一个月30天几乎天天都要下井工作,一天要下两三个井,忙得几乎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能在做完工的时候坐下来吃饭我们已经很满足了。”
高波他们所在的市政工程管理处,光巡查维护的排水检查井就近2万个,地下的排水管网更是错综复杂,有雨水管,有雨污合流管,管径有的近两米,可以人工展开清淤作业,有的小管却需要凭借高压水枪等机械作业。
排水工人是城市里的普通一员,从事着脏累的工作。他们在一次次反复地掀、挖、舀动作中,清理着一个个下水道。他们在平凡工作中默默奉献,日复一日做着本职工作,没有怨言。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城市才能够如此美丽,交通才能更安全顺畅。
版权声明:本文是网络媒体的转载,仅代表作者观点, 与本网无关。如资讯栏目文章和评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利, 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