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防晒衣无标注防晒指数
随着天气持续升温,“防晒”开始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除了遮阳伞、防晒霜等夏日防晒必备用品,近年来各式各样的防晒衣也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近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防晒衣款式多样,价格区间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但是绝大部分没有在标签上标注防晒指数,防晒效果堪忧。
防晒指数无标注
据了解,防晒衣热销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年轻女性以及有长时间户外运动需求的男性。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在售的防晒衣分为低、中、高三个价格档次。从批发市场、街边小店到万达广场、新华都百货等均有在售,材质有聚酯纤维、锦纶、棉、氨纶等,款式多样,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
泉州万达FILA运动服饰的防晒衣售价1000多元,面料成分是100%锦纶,里料成分是100%聚酯纤维。而DKNY JEANS万达店的防晒衣售价高达2150元,面料成分100%为锦纶,UPF(指紫外线防护系数)达30+以上;CAMEL一款防晒衣售价928元,记者发现,知名运动品牌的防晒衣价格在500元以上,多以轻薄、透明或半透明的风衣为主,有防晒、防水、透气等功能,价格较普通品牌防晒衣更贵。
而在东街附近的服装店里,防晒衣的价格则显得实惠多了,从几十元到两百元,款式也更多样,除了类似“雨衣”的防晒衣,还有价格更实惠的棉质防晒衣。一家服装店的老板说:“年轻女生买防晒衣更看重的是款式,其次是价格,她们能接受的防晒衣价格不会很高。”当记者问及防晒衣的防晒指数时,店主表示不太懂,“肯定是可以防紫外线的,穿上多少都有点作用,一般的消费者不会询问这么详细。”
值得注意的是,在售的防晒衣虽然款式多样,但绝大多数标注的产品名称是“皮肤衣”、“超薄风衣”等,很少见到“防晒衣”字样,并且在商品标签上也没有标注防晒标志和防紫外线指数。不少销售人员表示,市场上没有标注防晒衣的,这类“轻薄风衣”就是消费者口中的“防晒衣”,对于没有特殊作业的群体来说,防晒效果已经足够。
选防晒衣有技巧
据了解,国家现行的纺织品防紫外线标准是《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评定标准中明确规定,只有当产品的UPF大于30,且UVA透过率小于5%时,才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UVA是指紫外线中对人体伤害最大的部分波段,UPF则是指紫外线的透射程度,数值越大,透射程度越低,则防晒性能越好。因此如果是一款合格的防晒衣,应该在吊牌上注明服装材质、执行标准GB/T18830-2009,以及UPF值等信息。消费者在购买防晒衣时,可观察商品吊牌是否有标注这些信息,有相关专家为消费者支招。
第一,看紫外线防护系数(UPF)。UPF<15,不能标为防晒或防紫外线服装;UPF为15—24,服装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线性能;UPF为25—39,服装具有非常好的防紫外线性能;UPF≥40,服装具有非常优异的防紫外线性能;UPF>50,对人体辐射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标有UPF50以上的衣服防紫外线性能最好。
第二,看材质。许多衣服的面料本身就有阻隔紫外线的功能:涤纶的防紫外线效果优于蚕丝,后者又优于棉布、锦纶、腈纶。消费者购买防晒衣时,可优先选购涤纶材质的。
第三,看衣服颜色。深红色和藏青色的防晒效果优于其他颜色,值得提醒的是,浅色衣服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很差,特别是那种白得耀眼的棉质服装,里面往往含有荧光增白剂,它会把有害光反射到没有保护的脸部。
相关专家也表示,除非长时间的户外运动者,普通人群使用传统防晒方式,比如涂抹防晒霜、使用遮阳伞等,即可保证防晒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资讯栏目文章和评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利,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