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生产宣传中,恰当的进行创新比如采用卡通形象,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因为和呆板的宣传材料比起来,受众主观上更乐于接受活泼生动的卡通形象。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宣传都适合走“卡通路线”,一味的追求卡通、创意,有时可能会适得其反,或者即便达到了宣传的效果,但同时又制造了其他的麻烦。

  近日,60多个创意十足的“卖萌”消防栓出现在重庆市渝北区多个繁华路段。它们有的化身为愤怒的小鸟,有的变成小棕熊,有的酷似唐老鸭,有的直接“穿上”军装,成为卡通消防卫士。渝北区公安消防支队工作人员称,希望通过这种街头憨态萌姿,宣传防火知识,并关注消防栓安全。

  应该说,为了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的需要,适当采用消防栓涂鸦的方式进行宣传并无可厚非,而且从宣传的实际效果来看,此次渝北区公安消防部门的消防栓“涂鸦”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十分突出。但是话说回来,消防栓更多地还是供灭火使用,可以将其作为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的载体,但不能过度考虑宣传的需要而忽视了其作为灭火器材的本质属性。

  我们都知道,常见的室外消防栓,其外表涂料都是以单色为主,尤其以红色居多,此外还有黄色、蓝色等。这样的设计并非没有依据,《室外消火栓通用技术条件》(GB 4452—1996)4.2.1就对室外消防栓的外观作了如下明确规定:“消火栓的铸铁件表面应光滑,涂防锈漆后上部外露部分应涂红色漆、漆膜色泽应均匀、无龟裂、无明显的划痕和碰伤。”

  标准之所以要求消防栓外露部分应该涂成红色,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醒目、易于辨识的考虑。在发生火灾的紧急情况下,一分一秒都显得十分宝贵,要尽可能减少消防人员寻找、辨识消防器材的时间,做到即取即用。而外表各异的“卖萌”消防栓,由于外表所用涂鸦颜色过多,且涂鸦太过逼真,立体感较强,如果没有事先熟悉,恐怕即便是消防战士初次面对时也得仔细辨识一番才能看出来哪儿是阀门、哪儿是出水口。

  大胆尝试消防栓涂鸦来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的创新意识,值得肯定和鼓励,但是创新更应该兼顾实用性,如果经过涂鸦的消防栓更多地承担了宣传载体的任务,而给紧急情况下的灭火带来了不便,那么这样的创新我们应该重新审视。

本网郑重声明:本文是网络媒体的转载,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资讯栏目文章和评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利, 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