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PM2.5防尘口罩借雾霾玩概念
遭遇仿冒盛行与标准模糊的双重问题夹击,工业口罩被大量误用,存在巨大健康隐患。2月25日,记者从北京召开的第2届“中国空气污染治理与防护意见领袖论坛”上获悉,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已经完成民用口罩标准提案初稿,将上报国家标准委,力争改善防霾口罩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
连日来,空气质量急剧下降,污染治理及呼吸防护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霾伏”之下,各类口罩空前热卖,特别是PM2.5口罩更是被抢购一空,线下线上都呈现供货紧张的状态。
据介绍,中国防尘口罩市场需求在PM2.5初现的2012年开始激增,到2013年零售额已达25.3亿元。而近年来,随着PM2.5相关知识的不断普及,普通用防尘口罩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购专业口罩进行防护,2013年,PM2.5口罩市场迎来井喷期。以国内知名品牌绿盾PM2.5口罩为例,2013年,其3万家线下销售终端加天猫、京东、央视网商城等众线上渠道的的零售总额已高达2.1亿元。业内专家分析,从整个行业来看,10亿元市场已初具雏形。
记者获悉,目前市场上的口罩既有医用口罩、工业口罩,也有包含滤片的民用口罩,材质也包括了棉纱、无纺布、活性炭等多种材料,而价格更是从一两元到三四十元不等。与此同时,口罩市场呈现3M、绿盾两家独大和杂牌军混战的格局。一些产品以次充好,偷换概念,模仿抄袭知名品牌;还有一些产品借雾霾炒作概念,其实根本不具备防护PM2.5的功能。
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检中心主任杨文芬说,空气污染防治工作需要标准先行。口罩市场井喷引来众多商家入市,大量山寨假冒产品充斥市场,可谓乱象丛生。民用口罩性能除了过滤性、透气性等指标外,卫生抗菌性能也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方面。民用口罩标准尚未出台,用工业标准衡量民用口罩显然是不科学和不恰当的,而没有标准就很难规范市场,保障消费者利益。
据了解,目前,我国民用口罩领域尚未出台国家标准,对“防雾霾”口罩更无标准定论。市面上的工业口罩大多执行的是以N95、N90等开头的美国标准,或FFP为开头的欧洲标准,但执行这些标准的口罩有着严格的佩戴条件限定。有消费者长时间佩戴工业口罩,容易出现头晕、恶心以及呕吐等症状。
与会专家称,目前,我国PM2.5口罩市场正在遭遇仿冒盛行与标准模糊的双重问题夹击。一方面,行业准入门槛限制并未随市场规模的扩大而提升,出现了山寨口罩充斥市场的状况;另一方面,由于PM2.5口罩市场属于新兴市场,尚未建立健全市场秩序,国家标准至今仍未出台,导致工业口罩被大量消费者误用,存在巨大的健康隐患。
“就目前的空气质量看,口罩市场井喷期还将持续。”康纶纤维董事长赵丹青康认为,随着民用口罩市场销量的大幅增长,国家相关部门应将民用口罩标准制定提上日程,规范防霾口罩市场,更好地保护公众健康。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桂梅表示:“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作为高性能纤维产品的PM2.5口罩已成为发展较快的行业。需要有关部门出台不同等级的口罩标准,完善民众的呼吸健康防护体系,推动市场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李桂梅还建议:“PM2.5口罩是特定的呼吸健康防护用品,消费者并不清楚哪些可以有效预防空气污染。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时应该在过滤百分比、呼吸阻力、致密、抗菌4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不应该随意购买仿冒品或工业口罩,否则容易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资讯栏目文章和评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利,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