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目录之尘肺简介
1、矽肺
由于长期过量吸入含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硅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
采矿、开山采石、挖掘隧道时,从事凿岩、爆破等作业的工人,接触粉尘机会多;轧石、粉碎、制造玻璃、搪瓷和耐火材料时的拌料,铸造业中的碾砂、拌砂、造型、砌炉、喷砂和清砂等工种,均有接触二氧化硅粉尘(俗称矽尘)的机会。
预防:要控制矽肺病,关键在预防。我国各地厂矿采用了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设备维护检修等综合性防尘措施,加上个人防护,定期监测空气中粉尘浓度和加强宣传教育,使矽肺病的发生率大大减少,发病工龄延长,病变进展延缓。
2、煤工尘肺
长期吸入大量煤矽尘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称为煤矽肺煤肺是长期吸入煤尘(含5%以下游离二氧化硅)引起的肺组织的纤维化。多见于采煤工、选煤工、煤炭装卸工。矿工的作业调动频繁,真正接触纯煤尘的矿工并不多,大部分接触的是煤矽混合尘。
预防:要控制煤工尘肺,关键在预防。我国各地厂矿采用了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设备维护检修等综合性防尘措施,加上个人防护,定期监测空气中粉尘浓度和加强宣传教育,使煤工尘肺的发生率大大减少,发病工龄延长,病变进展延缓。
各厂矿对于新参加粉尘作业的工人要做好就业前体格检查,包括X线胸片。凡有活动性肺内外结核、各种呼吸道疾患(慢性鼻炎、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者,都不宜从事粉尘作业工作。
3、石墨尘肺
可分为两类:SiO2含量在5%以下的石墨粉尘所致的尘肺为为石墨肺;SiO2含量超过5%以上的石墨粉尘所致的尘肺为石墨矽肺。石墨尘肺的发病工龄约20年。在石墨矿的开采、碎矿、浮选、烘干、筛粉和包装各工序;以石墨为原料制造各种石墨制品,如坩埚、滑润剂、电极、耐腐蚀管材等;使用石墨作为钢锭涂复剂、铸模涂料等生产过程中均可发生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炭黑尘肺是尘肺病的一种,是生产和使用炭黑的工人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炭黑粉尘所引起的一种职业病。
在炉前、回收、分离室、加工和包装等工序的工人,经常接触炭黑粉尘,这类人群容易患炭黑尘肺病。
5、石棉肺
是因长期吸入石棉粉尘而引起的以肺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职业性尘肺。石棉矿的开采、选矿、运输工,石棉加工厂的分类、弹棉工,石棉制品的绝缘、隔热材料制品工等都可因长期吸入石棉粉尘而发生职业性石棉肺。发病工龄一般在10年左右。
预防:降低石棉粉尘浓度是防止车间和工地发生尘肺的基础。密闭机器装置,配备通气除尘设备,并注意防止因通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在和其他产品相混合和进行纺织时应事先将纤维湿化,能有效降低粉尘的产生。工人上下班应更换衣服并进行清洗。禁止穿着工作服离开工作场所及防止污染家庭环境。采用少毒物质替代石棉等。
6、滑石尘肺
滑石尘肺是由长期吸入滑石粉尘而引起的弥漫性纤维化的一种疾病,属于硅酸盐类尘肺。主要见于滑石开采、加工、贮存、运输和使用的工人,发病工龄一般在10年以上,多在20~30年之间。滑石粉尘致病能力相对较低,脱离接触粉尘后病变有可能停止进展或进展缓慢,个别进展较快。
预防:滑石尘肺预防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只要措施得当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1.生产企业改进工程技术,消除或降低粉尘;
2.做好高危人群的个人防护和卫生;
3.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必要的防尘制度和设备;
4.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可疑或确诊病人,以便采取措施,防止和延缓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7、水泥尘肺
水泥尘肺是长期吸入水泥粉尘而引起肺部弥漫性纤维化的一种疾病,属于硅酸盐类尘肺。其发病与接尘时间、粉尘浓度和分散度以及个人体质有关,一般发病工龄在20年以上,最短为10年。
8、云母尘肺
生产工人长期吸人云母粉尘,可引起云母尘肺。从事云母开采和加工的工人均可接触云母粉尘。云母尘肺的分类有云母采矿工尘肺和云母加工工尘肺。云母尘肺的主要病理改变主要是尘性弥漫性肺部纤维化。
从采矿到磨成细粉过程也会接触云母粉尘和其他二氧化硅粉尘,吸入这种混合性云母粉尘所发生的尘肺,称为云母矽肺。云母尘肺发病潜伏期为17-25年。合并肺结核率高。
9、陶工尘肺
陶工尘肺是指在陶瓷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一定数量的粉尘所引起的尘肺病。陶工尘肺发生在制陶行业。
预防:陶瓷工业防尘 烧制陶瓷经多道工序,要制定相应的防尘措施:
1.原料加工时产生的粉尘最多。粗碎和粉碎应采用机械联动作业,集中控制;控制区与粉尘作业区要隔离;加料口、卸料点和物料运转点设密闭罩或吸风罩。矿石粗碎加工应采用湿式作业,矿石的粗碎、粉磨、混合、干燥等设备应设置密闭罩和吸风罩防止粉尘逸出。
2.成型工序粉尘相对要少,主要措施是保持作业环境、设备清洁,尽量减少压坯后的余泥。多余的泥料应收集箱内处理,干燥设备应保护清洁,修坯采用湿式作业。干法作业时在作业点设置吸风罩。上釉喷雾,应在吸风罩内和在通风柜内进行。清底釉用湿式作业,干法作业时应设置吸风罩。精坯清灰应设置吸风罩,采用风枪等机械清灰,禁止用嘴吹灰。坯体粘接、钻孔用湿式作业,若用干法作业,要设置吸风罩。坯体砂轮切割、打磨、刷坯应设置吸风罩。
3.烧制防尘:宜采用隧道窑或间歇式大型台车窑,人工在窑内作业的炉窑应予淘汰。装坯作业时,工作人员尽量处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上风侧,匣钵内需用垫层,严禁用石英粉或糠灰等作垫层。待烧的坯体及时装入匣内,避免粉尘污染;焙烧加煤口需设置吸风罩,清理煤灰加水润湿。
4.个人防护:从事接触粉尘作业的员工,必须佩戴符合卫生标准的防尘口罩、 防尘服、防尘帽等,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对员工进行入岗前、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10、铝尘肺
铝尘肺是长期吸入金属铝粉或氧化铝粉尘引起的一种尘肺。在生产环境和过程中,长期吸人铝粉或含氧化铝的粉尘,长时间滞留于体内,沉积在肺组织导致肺纤维化,称为铝尘肺。铝为银白色轻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建材制备、冶炼铝、生产铝粉等作业;金属铝粉用于制造炸药,导火剂等;用氧化铝经电炉熔融成的聚晶体可制成磨料粉和磨具等。这些行业工人均可接触铝粉或氧化铝粉尘而引起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电焊工尘肺系工人长期吸入高浓度电焊烟尘而引起的慢性肺纤维组织增生为主的损害性疾病。
预防:电焊工尘肺,一般发展缓慢,不影响寿命,主要控制并发症及合并症。要控制尘肺病,关键在预防。我国各地厂矿采用了,密闭尘源,通风除尘,设备维护检修等综合性防尘措施,加上个人防护,定期监测空气中粉尘浓度和加强宣传教育,使尘肺病的发生率大大减少,发病工龄延长,病变进展延缓。
各厂矿对于新参加粉尘作业的工人要做好就业前体格检查,包括X线胸片。凡有活动性肺内外结核、各种呼吸道疾患(慢性鼻炎、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者,都不宜参加粉尘工作。在厂(矿)工人应作定期体格检查,包括X线胸片,检查间隔时间根据接触空气中粉尘浓度而定,一年至二、三年一次。如发现有疑似病例,应重点密切观察和定期复查;如确诊为尘肺,应即调离电焊工作业,根据劳动能力鉴定,安排适当工作,并作综合治疗。
12、铸工尘肺
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铸工尘并在肺内滞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铸工尘指含二氧化硅很低的黏土、石墨、煤粉、石灰石和滑石粉等混合性粉尘。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本网郑重声明:本文为中国劳保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