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从车里扔东西出来,我们不得不去扫。对他们来说,丢掉的是垃圾,但对环卫工人来说,丢掉的很可能就是生命。”

                                     ———环卫工人汪爱琴(化名)


  近日,有网友晒出了三张环卫工人戴着安全帽穿梭在马路中间捡垃圾的照片,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是心酸、愧疚,还是一声苦笑?有多少人看到图后会有一点点自省?

  “全副武装”为安全

  在本地一论坛上,一则题为《请别往车窗外乱丢垃圾》的帖子引起热议。楼主“丰收小栈”称,“这几天上班路上,总能看见一些戴着安全帽的环卫工人,拿着钳子在车流中捡大伙从车窗随意丢弃的垃圾”。楼主贴上了三张1月14日当天拍摄的照片,并以此发问:“你们有扔过这些垃圾吗?”

  网友“xiariqing”回复:“想想我以前也有这种行为,惭愧!以后坚决改正,前几天看新闻说某地12天撞死3个保洁员,真觉得自己不应该。”网友们也纷纷回帖表明了保护环境的决心。

  网友“萍水相逢221”认为:“同样是在马路上工作,机动车驾驶员看到交警一般都会减速礼让,而环卫工人因为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路权’无法享受这一待遇。”

  一年11起工伤事故、32起意外伤害事故

  车子超速、频繁变换车道,而环卫工人很多都穿行于车流中,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发生事故。如2013年8月22日,市区双龙北街与劳动路交叉口,环卫工人华月雪为了追捡一个车窗里丢出的白色塑料袋,被随后开来的车撞成脑震荡。5个多月过去了,华月雪至今未能痊愈,仍在家休养。

  昨日,记者从金华市环卫处了解到,仅2013年,就有11起已认定的工伤事故和32起记录在案的环卫工人意外伤害事故。车祸伤害已成为环卫工人的最大威胁。

  家住金东区江东镇的汪爱琴今年56岁。昨天早上,她在李渔路万达广场路段进行路面清洁。汪爱琴从事城市环卫工作已有5年,早上6点到10点,下午1点到5点,每天8小时来来回回,她对这个路段再熟悉不过了。

  “我们只需要负责非机动车道和隔离带上的垃圾,但还是没有一点空的时间。”汪爱琴说,特别是李渔大桥东头,刚扫完不久又是垃圾遍地。“这段路比较宽,而且这几年车流量越来越大,车速也比较快。经常会有人坐在车里把垃圾扔出来,风一吹到处都是。”汪爱琴也曾有过捡垃圾时被摩托车撞伤的情况。

  六成受访者表示曾扔过垃圾,八成愿“改正”

  为了解市民对“往车外随手扔垃圾”现象的看法,本报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深入市区街头巷尾和金华新闻网等本地论坛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30份,参与者涉及各个年龄层次。其中21~40岁占比80%以上,41~60岁占比10%左右。

  在问卷中,当问及“在开车(坐车)时,是否曾向车窗外扔过垃圾”时,34.25%的受访者表示“从来没有”,65.75%的受访者表示“曾经扔过”,其中61.64%的人表示因为“东西在手上没意识到,随手扔了”,12.33%的人表示“车是自己的,扔出去比较干净,公路脏与我无关”。

  此外,93.15%的受访者表示“曾见过环卫工在马路上捡垃圾”;86.3%的人表示看见此景“很心酸,如果自己曾扔过垃圾,会感到惭愧,以后一定会注意,不乱扔垃圾了”,仅10.96%的人表示“没什么感觉,这是他们的工作”。

  昨天上午9点左右,记者在李渔东路蹲点,上班高峰期过后,来往车辆稍有减少。路面上还算整洁,但还是不时有人往车窗外丢垃圾。一名男子在路边一关上车门就随手把一个食品包装袋扔在路面上。有驾驶员将手里的矿泉水瓶盖扔进了草丛,此时一名环卫工人正在捡拾中央隔离绿化带内的垃圾,而就在他身后十几米远的一个信号灯路口,还有人穿梭在车道内发着小广告。有司机不予理睬,也有人顺手将广告单扔出车外,车辆一过,地面一片狼藉。

  保障他们的安全,你我应尽一份力

  为了保障一线工人的人身安全,市环卫处每年都会组织十多次安全培训。此外,环卫处还统一购买了“团体意外险”来进一步保障工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避免因工作原因无法认定工伤时职工的损失。

  但为了保持清洁,环卫工人大多只能守在路边,见扔就捡,任凭机动车从身边行驶而过,加上时不时出现的违法行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就大大提高了。

  “环卫工人可能专注于工作,没注意到周边的环境,但主要还是因为驾驶员精力不集中,观察不周、疲劳驾驶以及错误操作造成的事故。”

  “平安在一线”,不仅是环卫工人在日常工作中的守则,更是我们握在手中的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资讯栏目文章和评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利,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