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号线首推“智能化”工地 安全帽可定位施工者
建设工人用安全帽在进入施工区域的闸机上刷卡,每一个进入现场施工人员的信息都显示在监控室的显示屏上;手持终端扫描施工管片的芯片,地面的沉降情况也能即时可见……新民网记者今天(10日)在轨交12号线11标工程龙华中路站工地看到,作为申城轨道交通首个智能化工地,数字化系统在工程中得到了全面推广。
特殊安全帽定位施工人员
“人的动态管理一直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难点。”上海城建市政集团轨交12号线11标项目经理徐云海告诉记者,此次龙华中路站对施工人员实行数字化管理,“‘秘密武器’就是施工人员所佩戴的安全帽。”
新民网记者看到,这种安全帽安装了特制芯片,里面包含了使用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合同签署情况、社会保险、体检情况、工种、操作证等信息,“这些信息与门禁系统相连,只有在以上信息全部确认后才允许放行进出施工场地。”
徐云海同时告诉记者,该芯片还具有定位功能,在监控室中可直接反映工人所在位置、工种、进入施工区域时间和停留时间;在井下移动过程也可以通过读卡器捕获,全方位跟踪在井下行走轨迹,实现了人员实时定位,为安全管理提供了便利,“安全人员是否到位,工人位置如何,一目了然。”
智能化芯片监控地面沉降
除了特殊安全帽外,新民网记者看到,龙华中路站的施工人员就像超市里的理货员,现场手持终端扫描安装在管片上的芯片。
“实际上我们是进行信息输入,内容包括环号、管片型号、施工日期、管片合格证信息、施工人员信息、整圆度及注浆量等。”徐云海表示,信息输入后与监控中心终端进行同步处理,所有信息都可以在后台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在控制终端将施工参数动态输入,可以时刻确保动态信息反馈和控制,实现对管片渗漏、碎裂,轴线偏差和地面沉降的即时控制。”
记者了解到,轨道交通12号线11标工程地处徐汇区滨江开发区,工程主要包括龙华站—浦江南浦站区间隧道和浦江南浦站—大木桥站区间隧道推进工程。其中龙华站—浦江南浦站区间隧道长1021米,浦江南浦站—大木桥路站区间隧道长1220米,预计今年年底该标段区间贯通。
此外,12号线建成后,浦江南浦站将更名为龙华中路站,可和7号线换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