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竟难保“安全”!
雨雾天气,施工工地比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近日,市区一些施工工地的工人向本报来电报料称,他们头上戴的安全帽,又薄又轻,哪里承受得起砖块石头?他们对头上安全帽的质量深表忧虑 。2月14日,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对部分工地展开调查 。
施工工人:头戴“透明帽 ”心里不踏实
当天上午10时30分许,在城中区沿江路一个施工工地内,工地门卫室旁墙上张贴着“进入工地必须佩戴安全帽”的提示牌,几名女工人戴着安全帽正在搬运施工材料 。记者以购买安全帽为由,向这些女工打听安全帽的来路和价格 。一女工说,安全帽是工地项目管理人员统一采购的,款式 、厚薄不同,价格也不同 。“我头上戴的比较薄,就3块多钱!”她说 。
万一楼上小石块落下,顶得住吗?那女工说:“肯定顶不住!有些工友还在安全帽里塞一些棉絮,希望意外来临时可以多受点力 。”记者随后拿起她头上的安全帽掂了掂,感觉很轻,而且有些“透明”。
在柳南区鹅山路一施工工地,一名姓朱的工人展示两顶不同的帽子,一顶是白色的,一顶是橘黄色的 。记者拿这两顶安全帽比了比,白色的比较厚实,而橘黄色的比较轻薄 。工人说,白的十多元,橘黄色的三五元 。
橘黄色的安全帽容易损坏,有一名工友摔了一跤就把安全帽给摔裂了 。为此,施工单位只好重新购买了一批白色安全帽 。“戴着白色的安全帽,工作时心里踏实多了!”朱先生说 。
记者在走访施工工地时,许多施工工人表示,血淋淋的事故,让他们更渴望戴上真正安全的“安全帽”。
昨天下午3时许,记者采取土办法对从工地拿回的安全帽进行测试:只用脚一踩,这个安全帽瞬间稀巴烂 。
暗访怪像:都是安全帽 工头搞特殊
在一些工地,工人们透露了关于戴安全帽的怪像:施工工人与工头(项目管理人员)戴的安全帽并不相同,工头戴的相对要厚实些 。 外地来柳务工的蒋先生,目前在城中区滨江东路一个施工工地做工 。
他说,对工地上安全帽标准和规格不一的问题工友们很不满意 。“这些安全帽均由工头采购,工人没有选择的余地 。工头戴好的,工人戴差的 。
同是安全帽,工人为何与工头不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工地有上百名工人,仅有十多名工头 。如果按每顶安全帽可节约5元来计算,工头们便可节省500多元钱 。
劳保商店:小小安全帽 质量两重天
随后,记者采访我市多家劳保用品商店得知,安全帽的规格有二三十种之多,材质不同价格也有所不同,最便宜的仅卖几元一顶,最贵的50多元一顶 。记者仔细观察发现,大部分无生产厂家 、无生产日期 、无质量合格证的安全帽,居然也贴着LA标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 。
“这顶安全帽多少钱?”记者问柳南区柳邕路上一家劳保用品批发部经营者 。“3.5元!”店主答 。这顶3.5元的安全帽,用力一按就变形,如何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该店主表示,几块钱,能买到什么好东西 ?这种安全帽在有些工地上都是一次性使用的, 有部门来检查,就戴上去装个样子,应付应付,没有必要用太好的 。
店主随后递给记者一顶红色安全帽说:“这顶的材质是玻璃钢的,卖38元 。”店主说,这种玻璃钢帽子大部分是卖给老板 、经理和工头的,几乎没有人买给一般工人 。
记者买了一顶没有合格证3.5元的安全帽,并提出要查看是否有相关部门核发的产品合格证时,该店主说,合格证没有 。据了解,根据国家颁布的安全帽标准,一顶合格安全帽应有四项永久性标志:制造厂名称 、商标 、型号 ;制造年 、月 ;生产合格证和验证 ;生产许可证编号 。
据暗访,这些没有任何安全证书和标志的安全帽,价格普遍都很低 。
有劳保用品经营者透露,要说这帽子的安全系数有多高,根本就谈不上 。
确如这名经营者所言,记者把花3.5元买回来的这那顶安全帽做个小试验:让它从3米高处自然跌落,帽檐部分就出现了裂缝 。戴上这样的安全帽,难怪工人心惊胆战 。
少一块砖头倒一堵墙,戴一顶不安全的“安全帽”,头上就会多一份隐患 。采访时,工人们表达了一种强烈愿望: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把不合格的“三无”安全帽清出市场 !
日报记者 闫友明张威 段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