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小鞋服企业面临“成本压力危机”
融资难、原料上涨、人民币 升值、民工荒……。业内人士称,温州鞋服类等中小企业正在面临着一次成本压力危机,或将有一部分企业半停产或停产。
有人说发展好的中小企业会一直发展得好,不怕被伤,因为其不缺资金、人力等资源,善于控制成本,产品品牌、科技等附加值已比较高,能承受得起,而发展差的自然就陷入恶性循环或混不下去。其实不然。
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更应看到危机中的“机”。诸建平坦言,2006年他感觉制鞋业发展难有大的突破,就果断跳进新产业——LED,依靠人才和科技创新实现了转型升级。三个月前,还被认定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他建议中小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可适时涉足新兴领域。
“我市中小企业存在企业、产品、市场、技术、资金、人才及产业结构等深层次问题。这也是制约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源所在。解决这些问题是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不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但是,目前的经济环境,温州或将又有一批中小企业半停产或停产。”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要根据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自身条件,解决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中小企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特别是资金结构问题,是长期困扰温州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周德文建议政府主管部门继续鼓励银行加大信贷支持、支持地方金融 服务创新、努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开拓融资性保险服务、加强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促进产权交易流转、建立贷款风险救助机制等,从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保障其后续发展能力。
有关专家表示,温州现在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比当年创业的难度还要大得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市场三者形成合力,共同完成这一战略目标。即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引导。就政府部门而言,需不断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帮助整合提升,并逐步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技高一筹不怕“受伤”
面对此次经济环境压力,仍有不少企业并不畏惧,勇立潮头。
鞋服行业是温州中小企业的代表行业。浙江印心鸟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高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坚定地回答“没问题”。黄高武说,今年1月份,公司还请来了韩国当红明星张娜拉作代言人,要将温州女鞋 品牌打造得更响。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品牌推广 。黄高武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正加强品牌战略培训和终端培训。而浙江第五大道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作威在引进美国品牌“Keenfive”的同时,靠品牌策略和设计团队全新打造男装品牌并加速门店扩张。
“鞋服行业靠品牌打天下,五金 行业要靠产品技术含量赢市场。”浙江春城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鹏对记者说,他们多年来研制了指纹锁等领先产品,专利就有30多项,在知识产权方面走在了前列。
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点儿都不担心此次外部经济环境压力。因为该企业已成为电气 产业链里电触头产品的龙头老大,还是正泰电器等“大鳄”的优秀供应商。
浙江聚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诸建平以前只做鞋,而从2006年起,闯进了被喻为朝阳、蓝海产业的“LED(发光二极管)”。并迅速招兵买马,与中科院合作,斥巨资在欧洲建立了LED驱动电源 研发中心,成功解决散热、电源寿命等困扰LED行业推广应用的关键难题。
企业成本“压力山大”
4月6日起,央行再度加息,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已达6.31%。实际上,企业从银行贷到钱,月利率已逼近一分,如果贷不到钱,就要走民间借贷途径。
“民间借贷利率要远高银行贷款利率,不少企业融不到资,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多名中小企业主向记者坦承,目前横在企业头上最锋利的一把剑,就是不知道去哪里周转资金。
记者走访多家银行也看到,不少企业老板在跟信贷经理套近乎,对信贷经理提出的购买基金、理财产品等附加条件,一口答应。但信贷经理仍然摇摇头,还要“排队”,至于排一个月还是两个月,谁也不知道。
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瓯海经济开发区、鹿城工业区等地,一些企业大门紧闭。
“面料里料上涨,普工一个月1800元、包吃包住都招不到,招到了也难留得住,进料开工就等于亏本。”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服装 企业老板对记者说,企业开工不足要是被银行看到,贷款就更加贷不出来了。他同时表示,尽管温州最低工资标准这个月起上调到1310元,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早就超过这个标准付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