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鞋业是温州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温州,制鞋业的产业链相对完善,配套产品涉及鞋材鞋底鞋线、包装、鞋机、印刷等制造所需的所有领域,年产值在700亿元左右的规模,占年度GDP的1到1之间,是温州十分重要的行业。

    然而,近年来温州制鞋业的原材料成本、出口成本、本地成本都有较大程度的上升,导致行业内的竞争加剧,利润空间缩小,许多制鞋企业因此而选择退出或者外迁。

    有数据显示,在鞋业发展高峰时期,温州曾有超过6000家的制鞋厂,目前的数量已降至2000余家。而温州市经贸委此前对31个工业强镇和开发区的15521家中小企业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停工、半停工和倒闭的企业占调查总数的8.1%,其中三分之一都是鞋企。换言之,有近420家鞋企停工、半停工或倒闭。

    而温州本地实力较强的一些鞋企则都选择了外出建厂,奥康康奈百丽、东艺等有实力鞋企都已经在川、渝、皖甚至国外建造工业园区、生产基地。

    “要么转型,走中高端路线;要么转移,把厂子迁到成本较低的地区。”温州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谢榕芳曾表示。

    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认为,虽然温州制鞋企业数量大降,但很多单个企业的规模上升。企业生产线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也是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

    尽管如此,统计数据显示,温州制鞋业的投资规模近年已出现大幅下降。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温州市鞋革行业共完成投资总额6.2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5.8%,行业投资意愿并没有跟着生产复苏而回升,反而呈现“一升一降”的不同走势,行业投资额仅占全市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1.4%,大大低于产值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