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反代工”,路漫漫其修远兮
近日,有不少媒体就“反代工”这一事件不断反复聒噪。一条标题为《中国制造迈入“反代工”时代》的新闻,甚至被新浪、网易等网络媒体转载了上百次,更有媒体甚至大声宣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我们为欧洲品牌代工,现在轮到他们给我们代工”……难道中国制造业的“反代工时代”真的已经来临了呢?
小编却不这么认为,细细看过各大媒体的报道,发现反谓的“反代工”不过是一个误读,或更像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
静观文章里所讲的两个例子:奥康与广州天创鞋业。
奥康收购意大利品牌万利威德大中华区商标及专利所有权,在意大利总部设立国际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万利威德为两大中心提供必需的设备、制作人员和技术指导,奥康提供设计、采购人员,双方合作完成初样设计、制作,而成批生产则放在国内生产基地。
广州天创鞋业,08年时与西班牙Patricia品牌在北京成立一家公司,天创持股75%。Patricia品牌则将中国市场30年的品牌经营权交给天创公司运作。
拿奥康来说,这仅仅只是前些日子闹得沸沸扬扬的“国际品牌收购”例子之一。而天创鞋业,更类似于代理,仅有中国市场的30年经营权,30年后,不过是“帮别人养大了孩子”。而且细心的人会看到两者之间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中国市场。奥康与天创鞋业买断的仅仅只是中国市场的经营权或品牌商标、专利所有权,而在国际市场,依然逃脱不了“代工”的身份。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鞋业生产基地,年产鞋近120亿双,占全球鞋类生产总量的7成,然而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鞋业依然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是国际品牌的企业。近几年来,随着“人口红利”的减退,以及各种各样无形增加的生产成本,致使许多鞋业开始寻求转型,走品牌运作的路线。但这仅仅只是个开端,中国数以万计的OEM、ODM贴牌生产厂家,并不可能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鞋企反代工时候的来临,还“路漫漫其修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