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鞋服企业因人民币升值陷入困境
近日,宁波华美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晓南显得异常焦虑,究其原因是人民币对美元的不断升值,让从事外贸生意几十年的周晓南遇上了从业以来最艰难的一年。因为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尽管仍然有货品源源不断的运往世界各地,但出口的一件衣服少赚了5美分、10美分或更多。“即使是去年的金融危机也没有这么艰难”,周晓南表示,自9月以来,因为棉花这一原材料价格的频频上涨,以使得成本节节攀升了,而人民币的升值则更是雪上加霜,即使有一堆的单子放在面前,企业也不敢接了。
自2010年6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经连续升值近2%。9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上升为6.7079,创造了汇改以来的最高值。在美国眼中所谓的人民币升值乏力,对中国出口企业来说则已被压得喘不过气。9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纽约表示人民币继续升值20%将会造成中国严重的失业问题,引发社会动荡。
周晓南表示,为了消化成本,他们只能想海外采购商提价,一些产品的涨价幅度已经达到了20%。对于棉价的上涨,客户相对能够接受涨价,而汇率成本的提高,他们则选择将订单转移至其他国家或地区。广东一家大型玩具出口商的李先生也是感同身受,手头上的出口订单在多年的网络关系下才勉强完成,而一些合作伙伴也因承受不起成本压力面临歇业或关闭困境。海外采购商在价格上的紧咬不放,加上玩具厂的不停涨价,使得他这个中间商利润薄如纸片,人民币的升值则是将其最后一点利润也抽走了。近日有送上门来洽谈的明年订单,李先生也要三思而后行,不敢轻易接单。
日前多家出口企业均表示,在出完圣诞节的货品之后,下一步的接单计划如何,各家均在为此困惑。因为风险的加大,对订单的接受与否,企业也都变得谨慎,暂时将明年的接单计划搁置。
广州创信鞋业董事长吴振昌表示,企业在借助金融工具采取远期锁汇措施避免汇率风险,受到的影响可以相对小些,但是人民币升值增加海外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出口和订单也是呈现时好时坏的情况。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的打击,主要成全了美国某些势力,对于这些将中国视为潜在竞争对手的势力而言,中国出口受打击而遭到削弱,是他们乐意看到的结果,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如是说道。